「高齡不孕女性」於中醫門診之臨床研究分析
在過去不孕症治療概念當中,35歲以上婦女就被視為高齡,但隨著現代女性普遍晚婚,40歲以上不孕女性也愈來愈多。中醫師林襄穎根據108到109年度她所收治的女性不孕症共297位患者,隨機篩選208位患者加以研究,發現208位病患當中,40歲至50歲患者共44人,所佔比例21%,也就是前來治療不孕症的病患每5人即有1人年齡在40歲以上。細部而言,40到42歲有11人;驚人的是43到44歲更多達14人;甚至連45歲至50歲都有19人。並且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之前曾經做過試管,試管次數從1到15次不等,其中晚婚或第二春想要求子的大有人在,可見現今社會普遍存在「高齡女性不孕症」的狀態。
★ 年齡愈大,愈想求助中醫,不孕門診每5人即有1人年齡在40歲以上∼∼
研究樣本是在林襄穎醫師不孕症門診當中收集的,研究結果發現,前來治療不孕的女性,40歲至50歲所佔比例共21%,其中43到44歲所佔比例竟然又比40到42歲者更多。主治醫師林襄穎表示很多病患是因為之前做過試管,結果年齡太大導致取卵數太少甚至取不到卵,或是醫生囑咐借卵,所以患者又轉而求助中醫。另外也有患者是覺得年齡太大所以想要中醫西醫一起配合治療,希望提高懷孕率。因此,這44位患者當中不乏有年紀更大者,即47歲有3位,48歲有3位,就連50歲也有2位。
★ 年齡大、卵子庫存量太低、取不到卵、晚婚、第二春,是求助中醫的五大原因∼∼
另外,研究發現高齡不孕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之前都曾經做過試管療程,次數最少為1次,最多為15次。細部而言,這當中不孕年數最久的是19年;而高齡女性卵子庫存量(抽血AMH指數)普遍很低,其中許多患者AMH值小於0.01(意指幾乎測不到卵),甚至還有幾位患者還沒看中醫之前,就已經好幾個月月經都沒來,前來中醫門診想治療不孕,抽血之下才發現已接近更年期!值得注意的是,晚婚或第二春想要求子的女性比比皆是,可見高齡女性不孕症已經是不論中醫或西醫都將普遍面對的課題了!
面對此艱巨課題,林襄穎醫師表示,雖然平常諄諄告誡病人懷孕要趁年輕,但她發現其實很多病人乃是身不由己。譬如:有人從20幾歲就想懷孕,偏偏努力了10幾年仍舊懷不上,要不然就是懷了卻又流產;也有人年輕時遇不到好對象,偏偏遇上真命天子時已經超過40歲;還有人是年輕時早已生過孩子但婚姻不順遂,好不容易遇上第二春,但時不我予,真心想為現任先生生孩子但卻生不出來,種種心酸,誰能理解?
★ 高齡女性仍有懷孕機會,儘快治療最重要∼∼
其實高齡女性想懷孕仍有機會,把握時機儘快治療是不二法門。林醫師表示她曾經治療兩位患者恰好都是晚婚,第一位43歲而第二位44歲,經過治療之後都順利懷孕生子,且兩位都是在生產後大約過了兩年突然又來到門診。不約而同的是,這兩位病患都表示月經已好幾個月沒來,經由西醫婦產科檢查告知已接近更年期,病人錯愕之餘但也慶幸還好已經生了孩子!林醫師指出,這應該算是給高齡女性一個很大的警訊,真的要把握時機治療,因為懷孕與更年期哪一個會先到,誰都說不準;但也同時給高齡女性一個很大的鼓舞,因為這表示接近更年期之前的大約兩年,都還有懷孕機會。
★ 高齡不孕女性身心壓力大,先生陪伴體諒是關鍵∼∼
林醫師也呼籲大家不但要關心高齡不孕女性的身體治療,也應關心她們的心理狀態。例如患者劉小姐,42歲才遇上真愛,但先生身在傳統大家庭,公婆極欲抱孫,壓力排山倒海向她撲來,導致她患了嚴重失眠且鬱鬱寡歡。林醫師說這位患者的先生難能可貴,每次看診總是溫馨接送且關懷倍至,她太太也讚不絕口誇他是個好先生。後來所幸劉小姐順利懷孕生產一男嬰,原先的失眠與憂鬱竟也自動好轉了,可見高齡不孕女性承受極大身心壓力,先生的陪伴體諒很重要。
附表:
表列:高齡不孕女性於中醫門診之分佈比例概況(研究樣本共208位患者)
|
年齡分佈
|
所佔人數
|
所佔比率
|
40到42歲
|
11人
|
5.3 %
|
43到44歲
|
14人
|
6.7 %
|
45歲到50歲
|
19人
|
9 %
|
結果:40歲至50歲患者共44位,所佔比率合計為21%
|
備註說明:
|
(1)高齡患者尚包含了:47歲有3位,48歲有3位,50歲也有2位。
|
(2)將近三分之一患者之前曾經做過試管,次數最少為1次,最多為15次。
|
(3)不孕年數最久的是19年;許多患者AMH值小於0.01(意指幾乎測不到卵)。
|
|